
12
2024
-
08
關于印發《關于規範中央企業采購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作者:
關于印發《關于規範中央企業采購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各中央企業:
現将《關于規範中央企業采購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國務院國資委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24年7月18日
關于規範中央企業采購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
爲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進一步規範中央企業采購管理工作,激發市場競争活力,有效防範違法違規行爲,全面提升中央企業采購與供應鏈管理水平,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打造依法合規、公開透明、集約高效的供應鏈,切實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建立健全中央企業采購管理體系,增強采購價值創造能力,全面推動中央企業采購管理規範化、精益化、協同化、智慧化發展。
(一)堅持依法合規。嚴格遵循國家招投标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業政策要求,同時進一步明确招标以外的采購方式和管控要點,切實規範中央企業采購行爲。
(二)堅持公開公正。平等對待中央企業内部和外部各市場參與主體,破除行業壟斷和保護主義,完善企業内控監督機制,防止國有資産流失。
(三)堅持競争擇優。廣泛搜尋供應資源,充分激活市場競争,以性能價格比最佳、全生命周期綜合成本最優爲目标,優選供應商、承包商或服務商。
(四)堅持協同高效。整合内外部資源,推動供應鏈上下遊協作,助力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集約高效、合作共赢,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二、合理選擇采購方式
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标投标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标投标法實施條例》《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标投标辦法》等明确規定必須采取招标方式采購的項目,中央企業應當嚴格執行。對于不屬于工程建設項目的采購活動,未達到《必須招标的工程項目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令2018年第16号)所規定的招标規模标準的工程建設采購項目,以及國家招标投标相關法律法規明确可以不進行招标的項目,中央企業除自願采取招标方式外,應當選擇下列四種方式之一進行。
(一)詢比采購。
詢比采購是指由3個及以上符合資格條件的供應商一次報出不得更改的價格,經評審确定成交供應商的采購方式。
适用條件爲同時滿足以下三種情形:一是采購人能夠清晰、準确、完整地提出采購需求;二是采購标的物的技術和質量标準化程度較高;三是市場資源較豐富、競争充分,潛在供應商不少于3家。
(二)競價采購。
競價采購是指由3個及以上符合資格條件的供應商在規定時間内多輪次公開競争報價,按照最終報價确定成交供應商的采購方式。
适用條件爲同時滿足以下四種情形:一是采購人能夠清晰、準确、完整地提出采購需求;二是采購标的物的技術和質量标準化程度較高;三是采購标的物以價格競争爲主;四是市場資源較豐富、競争充分,潛在供應商不少于3家。
(三)談判采購。
談判采購是指同時與2個及以上符合資格條件的供應商分别進行一輪或多輪談判,經評審确定成交供應商的競争采購方式。
适用條件爲滿足以下情形之一:一是采購标的物技術複雜或性質特殊,采購方不能準确提出采購需求,需與供應商談判後研究确定;二是采購需求明确,但有多種實施方案可供選擇,采購人需通過與供應商談判确定實施方案;三是市場供應資源缺乏,符合資格條件供應商隻有2家;四是采購由供需雙方以聯合研發、共擔風險模式形成的原創性商品或服務。
(四)直接采購。
直接采購是指與特定的供應商進行一輪或多輪商議,根據商議情況确定成交供應商的非競争采購方式。
适用條件爲滿足以下情形之一:一是涉及國家秘密、國家安全或企業重大商業秘密,不适宜競争性采購;二是因搶險救災、事故搶修等不可預見的特殊情況需要緊急采購;三是需采用不可替代的zl或者專有技術;四是需向原供應商采購,否則将影響施工或者功能配套要求;五是有效供應商有且僅有1家;六是爲保障重點戰略物資穩定供應,需簽訂長期協議定向采購;七是國家有關部門文件明确的其他情形。
此外,對于圍繞核心主業需集團内相關企業提供必要配套産品或服務的情形,如确需采用直接采購方式,應當由集團總部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集中管理,采購人分級履行決策程序後報上級企業備案。
三、強化采購尋源和供應商管理
充分利用全國企業采購交易尋源詢價系統等數智化手段,廣泛開展尋源比價,有效識别供應商弄虛作假、串通報價、履約能力不足等風險,開展全生命周期評價,建立合格供應商名錄并做好動态管理和評價工作。對供應商實施量化考核,綜合供應商考核結果及資質信用、管理水平、創新能力等,分級管理供應商,深化與優質供應商長期穩定合作。強化中央企業間供應商信息和考核結果的公開、共享和規範應用,探索相關行業内部建立高風險供應商名單,條件成熟後逐步推廣高風險供應商名單信息共享,同時不得将未納入高風險供應商名單作爲參與采購的基本資格條件,不得将有解決糾紛訴求的合規供應商納入高風險供應商名單管理,不得排斥或限制潛在供應商。
四、完善采購執行和評審機制
(一)健全采購執行機制。中央企業應當按照程序并依照國家有關标準制定采購計劃、編制采購文件、發出采購公告或邀請書、發送采購文件、組織采購評審、确定成交供應商、簽訂合同。小額零星采購可适當簡化采購流程。應當根據情況專門制定搶險救災、應對突發性公共事件等應急采購項目的采購流程。
(二)完善評審專家機制。采購評審應當保密、公平、公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幹預、影響評審的過程和結果。除依法應當進行招标的項目外,視技術标準、金額大小、采購方式等綜合判斷采購事項重要程度,考量組成專家評審小組的必要性,并将組建專家評審小組的标準納入采購制度範圍。專家評審小組應當選取專業要求、工作經曆等匹配的專家,鼓勵包含采購企業外人員。探索在同行業中央企業間共建評審專家庫,采用行業共享、聯合共建等方式擴大評審專家隊伍。強化評審專家入庫審查、業務培訓和廉潔教育,提升專家履職能力。
五、推動采購活動公開透明
除直接采購及其他采購方式中涉密等特殊項目外,企業應當根據行業屬性,結合企業實際确定公開采購限額基準線。限額以上的采購項目原則上應當采用公開方式,在本企業電子采購交易平台或省級及以上媒介公告公示采購信息。結果确定後,應當在發布采購公告的媒介上公示采購結果。采用直接采購方式并公開的,應當在采購前公示項目情況(涉密等特殊項目除外)。
六、提升采購數智化水平
(一)深化電子采購系統應用。支持中央企業電子采購與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融合發展,依托電子采購交易網絡搭建交易平台,實現業務公開、過程受控、全程在線、永久可追溯。在确保規則标準統一、設施聯通的前提下,企業可自行建設電子采購交易系統,相關系統應當與國家電子招标投标公共服務系統、中央企業采購交易在線監管系統互聯互通,納入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體系。暫未自建交易平台的企業,可自主選擇提供合理收費和優質服務的其他中央企業、地方或第三方電子交易系統。嚴格規範電子采購平台收費行爲,合理确定收費标準,不得重複收費,不得将收費作爲前置條件排斥或限制潛在供應商。
(二)大力推廣企業電子商城。鼓勵中央企業自建電子商城,并将标準工業品、低值易耗品、通用服務項目等通過企業電子商城采購。企業電子商城應當通過競争性方式依法合規确定鋪貨供應商,約定商品上下架、價格調整、風險分擔、支付結算等交易規則。電子商城應當具備比質比價功能,不斷優化業務流程與交易管控,擇優選取所需商品。
七、加大集中采購力度
大力推廣标準化設計、标準化選型,整合同類型需求,積極推行集中采購,增強企業議價和協調能力、提高整體效益。集團總部彙總各子企業一定時期内所需的工程、貨物或服務,按照分類分級集中采購目錄清單,統一組織多項目聯合打捆采購或框架協議采購,可采用“統談統簽”或“統談分簽”的模式。對于相似度高、采購量大的産品品類,在不違背反壟斷市場競争規則前提下,支持中央企業開展聯合采購。
八、發揮采購對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
對于原創技術策源地企業、創新聯合體、啓航企業等産生的創新産品和服務,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相關名錄所列首台(套)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以及《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推薦目錄》成果,在兼顧企業經濟性情況下,可采用談判或直接采購方式采購,鼓勵企業預留采購份額并先試先用。首台(套)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參與采購活動時,僅需提交相關證明材料,即視同滿足市場占有率、使用業績等要求,中央企業不得設置歧視性評審标準。在衛星導航、芯片、高端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先進醫療設備等科技創新重點領域,充分發揮中央企業采購使用的主力軍作用,帶頭使用創新産品。
九、鼓勵更好履行社會責任
(一)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中央企業應當支持中小企業參與采購活動,不得違法限定供應商所在地、所有制形式、組織形式、注冊資本、股權結構、經營年限等,或者設定其他不合理的條件排斥、限制中小企業參與采購活動。鼓勵中央企業通過預留采購份額、優先安排價款支付等方式給予中小企業積極支持。
(二)堅決落實政策性采購要求。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援疆援藏援青的決策部署,預留一定份額采購預算,科學合理确定采購方式,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脫貧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産品。積極支持定點幫扶和對口支援地區的企業、産品入駐自有電商平台和市場銷售渠道。
十、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保障。各中央企業要高度重視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工作,強化集團總部管理職能,進一步提升采購管控能力,結合實際優化完善機構設置,建立健全跨部門的采購管理協同工作機制。加強對計劃、采購、生産、物流等業務活動的集中管理,實現資源精準匹配、服務快速響應,推動采購管理向供應鏈管理轉型升級,全面提升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的戰略支撐、價值創造、風險防控功能和資源保障能力。
(二)健全制度體系。各中央企業要按照本指導意見要求,參考相關國家标準、行業标準,抓緊制定或修訂采購管理制度和實施細則,明确采購計劃、采購實施、合同簽訂與履行等操作程序和全流程管控要點,建立健全覆蓋各類采購方式的采購管理制度體系,切實抓好内部采購制度建設,确保采購有章可循、規範管理。
(三)抓好監督落實。國務院國資委充分應用中央企業采購交易在線監管系統等平台工具,進一步加強對中央企業采購管理工作的監管,将采購管理績效結果納入中央企業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對标評估等工作評價體系,對采購工作中存在的違規違紀違法問題嚴肅追責問責,切實加強對采購業務的内部控制、内部審計監督。建立健全“互聯網+監督”機制,加強宣傳引導和輿論監督,爲推動中央企業采購工作規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更多新聞